50c66770-61ef-11eb-9afd-30b0c4a427b9.jpg

大家好!我是在台灣創業,經營數位行銷公司 applemint 的代表佐藤(Leo Sato)。

前幾天,一位公司新進的大學實習生問了我這樣一句話:「日本人下班後,每天都要跟同事或客戶一起喝酒應酬嗎?」

恩,這已經是來台灣後,第N次有人問我這類問題了。

我的回答是: 「這要看人。」

這件事在以前可能是真的,但我認為現在是明顯比較少了。

自我來到台灣,至今已經有 10 年時間。但我發現這 10 年來,許多台灣人對「日本職場文化」──包括日本人的工作方式或商業習慣等,好像還是停留在同樣的印象,因此藉著這個機會,剛好來幫大家「Update」一下。

在這次的專欄文章裡,我想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部分日本國內的統計數據,來告訴大家台灣關於日本職場文化的「五大印象」,是否還正確無誤。

如果你考慮到日本找工作,或打算在日商工作,也希望這些資訊可以幫助你了解日本職場的最新情況。

印象一:無所不在的加班文化(真實度:快速降低中)

我在網路上看到許多台灣人一提到日本職場,第一印象就是:「日本人總是加班。」;「在日本工作一定要加班。」

部分行業、公司裡的員工,加班的現象當然還是存在的,但其實「加班理所當然」的文化或「潛規則」,近年在日本企業界已逐漸失去影響力。尤其,「義務加班(サービス残業)」這種不拿薪資的加班方式,更快速地消失當中。

這主要是因為,這幾年來由於日本陸續傳出超時加班、甚至導致員工過勞死的個案,厚生勞動省(相當於台灣的衛福部+勞動部)接連針對日本境內企業進行大規模的勞動環境檢查,政府也陸續進行勞動法規和執法方式等改革──例如 2018 年 4 月規定所有上市公司必須嚴格遵守勞動基準法,否則將定期公佈「違法名單」;2019 年並擴大適用至中小企業。「義務加班」或「不合理的加班」等情況,因而開始減少。

另外,在日本企業界,過去對於「經常需要加班」的職位和行業,有一種特殊的薪資制度,稱為「薪資內含加班費」(みなし残業):簡單來說,是公司會制定一個「預計每月加班時數」並將這個時數的加班費包含在月薪中。這筆錢就算完全不加班也能拿到;但相對的,員工加班若未超過這個「預計每月加班時數」,也只能獲得相同的加班費。

我以前在日本服務過的製作公司,就曾對業務人員實行「薪資內含加班費」制度。這樣的制度雖然看似「少加班就等於賺到」;但相對的,公司方也較容易視員工加班為理所當然。某些「黑心公司」甚至會在表面上設定員工「預計每月加班時數」為 30 小時,但超過 30 小時後強制員工先打下班卡再繼續加班,以避免付出額外的加班費。

不過,隨著近年日本勞動檢查經常針對實施「みなし残業」的公司嚴加審視,這個制度在日本企業界也已逐漸被加班費「實報實銷」取代。

因此,我認為「日本人都在加班」的形象,已經離真實狀況越來越遠。

順道一提,就我的經驗來看,我相信只要是渴望升職的人,無論在任何國家都難免會加班的。我有一位朋友任職於日本的法商企業,當時她和一位美國人和法國人一起工作。她說,想升職的美國人工作量和日本人一樣多(而相較之下,法國人就……不予置評)。我自己在職場上認識許多動機強烈的外國人,也經常會加班。

印象二:「從不請假、連特休假也不放」(真實度:中高)

我認為從某方面來說,這印象到現在還是相當正確的。日本多數上班族,不要說是私人事假了,有時候連感冒也不請病假,甚至連勞動法中保障的「特休假」(年假)也視若無睹。

然而,有些人並不是真的不打算休假,而是「戰略性的先不請假」。就讓我分享自己的例子吧:

依照日本法律,至多可以累積兩年的特休。另外,在日本如果工作滿一年,通常就能享有 10 天左右的特休──也就是說,如果在同一間公司連續工作了兩年,那麼最多就可以有 20 天左右的特休。

我在第一家公司工作大概 2 年半左右就離開了,當時我手上尚有 20 天特休,因此最終的離職日是「最後工作日再加 20 天」。辭職後,我便利用這 20 天的時間走遍大阪、京都、岡山和四國等地,好好地透過旅行認識故鄉,然後就來到了台灣。

按照 Expedia 的歷年「全球假期剝奪報告」數據顯示,日本上班族的平均特休使用率多在 50% 左右,並經常是使用率墊底(即不休特休比例最高)的國家,但不要忘記,當中其實也有不少像我這樣──到離職時再一次用掉特休的日本人(笑)。

印象三:非跟上司、前輩應酬不可(真實度:低)

許多台灣朋友都認為,日本職場文化中很重要的特色,就是「下班後一定要喝酒應酬」──除了和客戶搏感情外,還得跟公司的上司、前輩同事時不時「喝一杯」,否則就是沒有職場倫理概念,很容易在公司遭到排擠。

這個情況過去或許確實如此,但現在其實已經完全不同了。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由於近年日本政府較嚴格要求企業「遵紀守法」,如果主管邀請下屬「下班後一起喝酒」,有可能被認定為權力騷擾(パワハラ)。因此這幾年下來,我所認識在日本擔任主管的朋友們都表示,現在長官或前輩動輒「邀」部下一起去聚餐、喝酒的狀況,已經明顯地越來越少了。

但與客戶間的商業應酬,倒是沒有因此減少。像我創業後為了順利合作或談成生意,還是經常需要與客戶一起吃個飯、續個攤等等──但這點日商客戶或台灣客戶都差不多。我想,與公司的客戶、合作夥伴吃飯應酬,應該是東亞的商業習慣之一。

對現在擔任老闆的我個人來說,晚上時間其實寧可用來工作、而不是去應酬,所以我也不會在下班後邀請員工們「陪我吃飯喝酒」。但如果有員工主動邀請我,當然還是欣然接受。

反過來說,儘管在我剛出社會時真的很討厭應酬,但現在這個想法也有些改變了──如果讓我回到員工時期,我想自己還是會適度地參加一些內部應酬,因為除了跟工作同事聯繫感情、增加工作時的默契外,現實上來說,也可能是讓自己更被看見、進而爭取升職的機會。

印象四:日本人在職場上「表裡不一/很客套」(真實度:高)

在日本,有一種文化叫「真心話 & 表面話」(本音と建前)。這個文化在商場上,坦白說至今還是確實存在且相當鮮明的。

像是有些人常說:

「有時間我們出去喝一杯吧!」

「佐藤先生下次一定要一起去!」

「佐藤先生我有些事情跟你商量,找一天跟你聯絡,靠你罩我喔!」

在我看來,這些八成是表面話。

如果你打算與日本企業合作,真的要注意這種文化。我曾經聽過好幾次:「下次安排與主管開會!請稍等。」、「要到台灣時拓展時,一定向你們諮詢。」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情況都是不了了之──我想如果所有日本潛在客戶對我說過的話,都能夠實現的話,我的公司早就快速壯大了(笑)。

在日本的商業場合,至今還是會有委婉、按照各國標準都顯得「太客套」的習慣。這是長久以來「不要造成他人困擾」、「不要當面讓人難堪」的文化使然,某種程度上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一種日式的「體貼」;但反過來說,和日本人做生意的時,對於這些客套言論,真的不要太當真。

印象五:企業決策慢(真實度:中高)

確實,很多日本大企業決策時還是偏向保守謹慎、也經常不敢大刀闊斧的行動。這是因為許多日本跨國企業是中央集權型態,海外據點根本沒有實質決策權,只能聽令於總社。不過,因為日本總社無法即時把握海外市場(如台灣)現況,導致他們在作出決定前,可能還要花上 1-2 週的時間來了解狀況──僅管那這可能只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

例如,有次我們要協助一間日本上市公司,把一串行銷追蹤代碼埋入網站內──這個實際上僅需 10 分鐘的作業,他們花了 3 週時間才作出決定。問題正是出在台灣當地的代表沒有決定權,必須回頭請示日本總公司。但總公司的 IT 負責人並不了解代碼的功能與必要性,最終花了 3 週研究後才終於做出決定。

此外,我們也遇過另一間上市公司,一樣是花了 3 週才確定一筆 3 萬元的廣告預算,不是 30 萬或 100 萬喔……(苦笑)

當然,不是所有日本公司都是如此。最近我也看到越來越多行動果決、快速決定的日本新創企業在各地發展。但仍要提醒大家,在與日本企業合作時,必須意識到他們的決策需要時間,在安排合作時程時,要將這些時間也考量進去。

結語:日本職場文化正逐漸改變中

最後,讓我來總結一下。

我認為,在日本,「加班理所當然」的文化,已經越來越少了。此外,雖然日本上班族消化特休的比率很低僅 50%,不過其實有時候是他們是「故意先不請假」,要把這些假放到最後離職時當長假使用。(如果你打算在日本工作,可以考慮我的方法XD)

另外,日本公司內部不僅邀約後輩參加的應酬越來越少,現在為了防疫,大家也開始盡量避免在外面聚餐吃飯。

但,如果你是上班族,也要特別注意日本人的「表面話」。有時候他們說「改天一起吃飯」、「改天找你商量一下」時,有很大的機率不會真的找你,請不要因為期待落空而失望。

而在決策風氣方面,我認為許多日商公司還是偏保守的。我實際遇過一直無法做決定的日商企業。但,同時我也認為很多日商是「世界上最有耐心的企業」,一旦做了決定就不易再變更,只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評估──而台灣很多企業則可能正好相反,決策速度雖快,但一但成效未達預期,也容易立刻決定中止合作。

以上是 applemint 代表佐藤為大家更新的日本職場文化現況,提供給大家參考。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台灣人對「日本職場文化」的五大印象,現在還有多少真實度?》,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大學一畢業月領 60K 新台幣,日本職場「高薪」、「高品質」背後的真相
因疫情而改變的日本,與沒有改變的台灣

作者簡介:

佐藤峻(Leo Sato) 畢業於國際基督教大學(ICU)/ 政大商學院碩士,2017 年在台灣創立了 applemint 數位行銷公司。 從外部投資 0 、客戶 0 、人脈 0 ,毫無資源的狀態開始,三年業績成長了 3000% 。2019 年協助來自日本的品牌 KARADA factory 創造在台 7 年來最高利潤。在沒有母公司支持、沒有客戶介紹、沒有參加任何研討會、更沒有出資為公司打廣告的前提下就獲得日、台超過 40 間企業的數位行銷代理機會。公司唯一的廣告宣傳花費用在實習生招募與新人數位廣告訓練,且僅僅 8 萬日圓。即便如此,依舊實現了與日、台 40 間以上企業的廣告投放與數位行銷合作,正在台灣親身實踐「築夢踏實的人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五花八門 眼花瞭亂
    全站熱搜

    專用垃圾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