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學系副教授
烏克蘭和台灣,分別面臨俄羅斯和中共當局的武力威脅,而且烏克蘭從2014年、台灣從2016年之後,倚美抗俄、抗陸的做法更幾乎如出一轍。烏台最近面臨的外部政治與戰略軌跡看似很像,但實則不然。
首先,烏克蘭和俄羅斯在法律上和政治上早已兩不相干,然而台灣和中國大陸卻是剪不斷理還亂。
其次,烏克蘭內部親俄勢力頗為可觀,但台灣內部親中共勢力極為稀少,所以當面臨共產勢力壓迫時,烏克蘭的局面更為詭譎多變。
而且,烏克蘭東部仍存在著由分離主義勢力所成立的頓內茨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ugansk People's Republic)。
最後,烏克蘭這次面臨的危機,和兩岸關係惡化後解放軍更加接近台灣週邊相比,不僅強度高很多,而且發生戰爭的機會更高。
烏克蘭跟俄羅斯接壤,2014年才發生俄國介入烏克蘭克里米亞的動亂後,成功將克里米亞納入的「既成事實」,而西方陣營的美歐各國並未以武力支援烏克蘭或直接對俄國進行反制。
同時,美國(或美日同盟)未選擇以優勢武力壓制中共當局,美國也沒有免費提供台灣軍援,事實上,台海兩岸最明顯的軍事緊張或擦槍走火,大概就是雙方軍機艦接近的那幾分鐘或幾十分鐘。
所以,「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選擇的是非常極端、忽略現實因素的觀點,吾人不敢說一定不會發生,但中間還要經過許多惡化的過程,兩岸還有一些挽回的機會。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