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知,歡笑聲在今年6月間嘎然而止。「幾乎毫無預警,我從事自行車業40年來從未遇過,諮詢80幾歲老前輩,他們也說這是第一次,可能連王永慶都沒遇見過吧!」零組件老闆王昌豐說。
為何自行車業「抽單」的完美風暴來得既急促又驚人,主因是同時出現了無數隻的黑天鵝與灰犀牛。
自行車業一年內大起大落,訂單呈「墜崖式」下滑!
豈知,今年3月美國聯準會(Fed)鑑於通膨居高不下,開始升息1碼、5月升息2碼、6月升息3碼……,累計至今共升息12碼、3個百分點。
但,美國的「鷹式」升息既無法壓抑通膨,又造成其他貨幣大幅貶值,加上俄烏戰爭等因素,歐美的消費力急速下降。
儘管嗅覺敏銳的業者於今年春節過後,有聞到一絲異樣氛圍,卻料想不到美國的升息腳步來得凶猛又急促,衍生出無法彌補的後遺症。
這也難怪組車廠只能找各種藉口砍單、延遲訂單。一位業者說,有買主以「重新下單」為由取消原先的單子……。總之,就是庫存壓力太大,只能大量砍單了。
林曉峰進一步分析說,美國最重要的購物節是「黑色星期五」,今年是11月25日,節日都還沒到,已有網站推出折扣促銷活動,歐洲也有商家降價以刺激買氣,過往購物節折扣大概是八折,現在已經看到七折、65折了。
越南、柬埔寨台廠受衝擊,至少一年半載才可能回穩!
目前,多數中小企業已受衝擊,負面影響正遞延發酵中,先從零組件業者、中小型工廠開始,再到大公司、組車廠。
今年,大型自行車廠、關鍵零組件業者的營收仍持續成長,但廠商對明年的展望是「保守以對」,預估訂單恐會有一些影響,紛紛嚴陣以待。
2023年,有史以來最難估業績目標的一年
由於疫情、升息、通膨、能源、戰爭等不確定因素仍在,幾乎是百年一遇的狀況,業者毫無經驗可循,眼見年底即將到來,部門主管們燒腦不已。
在自行車廠擔任副總的王啟銘說,我真的看不懂了,新車市場沒有買氣,理論上會轉往維修市場,零件修修補補再騎一陣子,但維修市場也沒有起色,消費者到底跑到哪裡去了?
林曉峰苦中作樂說,大家也只能用嘴巴喊喊業績目標了。不然,乾脆到媽祖廟拜拜,用「擲筊」來決定明年的營收目標?
王昌豐總結說,2023年確實不容樂觀,希望明年下半年可以慢慢步入正軌。還好台廠幾乎都是打不死的「小強」,多數做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最壞準備,繼續奮戰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