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頭暈感覺有無伴隨視力模糊?

頭暈的成因眾多,患者可以具體頭暈的感覺有助醫師判讀是什麼疾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友芳表示:「頭暈最常見的是眩暈,常是陣發性的,患者感受有如天旋地轉,或是突然感覺如地震般晃了一下,嚴重時可能伴隨冷汗、嘔吐,或走路困難等現象。」

有時感覺視力模糊,其實是因為眼睛出現規則的跳動,也就是神經學所謂的眼震,表示內耳、腦幹及或小腦病變。

周友芳提到:「常見原因是內耳的耳石掉到半規管,所引起的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症,如果伴隨有耳鳴及聽力減退現象,通常為梅尼爾氏症,有時因病毒感染引起前庭神經炎所致。」 神經病變也會引起頭暈!

如果走路不穩更勝於暈的感覺,則可能是腦幹及小腦的病變或是後腦循環不良而引起腦幹或小腦的灌流不足。

如果伴隨講話不清楚、複視、臉及肢體麻木無力、意識不清或吞嚥困難,則可能是腦幹及小腦中風。

沒有天旋地轉的頭暈,常常讓人覺得頭部悶悶脹脹、重重不清爽的感覺,比較少是因為掌管平衡的神經病變引起的。

這種頭暈,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焦慮、神經衰弱症、失眠、貧血、病毒或細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服用的藥物可能是頭暈主因 若是突然站起來會頭昏眼花,眼前一片黑,甚至昏過去,通常幾秒鐘就恢復正常,這種情形最常是因為姿勢性低血壓。

這種頭暈是因為自律神經的失調或是降血壓的藥物,使得下肢的血管收縮不足,血液回流減少,引起腦血流不足造成頭暈。

另外,還有「迷走神經性暈厥」,也就是患者在受到外在強烈刺激下,產生暈厥情況,但少數心血管疾病,例如心律不整、嚴重心瓣膜疾病、中風等也會出現這樣情況,因此還是建議就醫檢查,周友芳說:「頭暈的治療,除了針對頭暈原因使用適當的藥物治療。」 「慢性頭暈」可藉由復健改善 另外,慢性頭暈也可以藉由「前庭平衡復健」來改善,有研究指出,同時並用前庭復健與藥物治療比單獨服用藥物效果較好。

雖然對中樞前庭神經病變不是主要治療方式,卻仍有相當程度的療效。 前庭復健有許多方式,一些新的科技如虛擬實境、任天堂 wii 系統,也有設計前庭平衡的復健,但是簡單的自我訓練也可以達到相當效果。

例如,坐著或躺的時候,伸出一隻手臂食指比一,眼睛注視食指,頭往左往右往上往下轉動,頭轉動的時候,眼睛保持注視食指,如此反覆做 20 次。

其他還有彎腰撿球、閉眼站立、坐姿轉圈、旋轉雨傘等。

頭暈雖然多數都沒有立即生命危險,但會對生活造成極大影響,甚至可能跌倒外傷。

更應積極找到頭暈的原因,予以適當治療,才能重拾信心走向戶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專用垃圾桶 的頭像
    專用垃圾桶

    專用垃圾桶的部落格

    專用垃圾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