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資深氣象主播李富城今年已經 86 歲,時常在 Youtube 頻道分享每日天氣狀況,但他透露自己隨著年紀增長,感覺自己有「輕微失智」,努力透過日常生活中緩減症狀,並恢復正常生活。
神經內科醫師坦言:「失智症跟年紀非常相關,80-90歲時盛行率急速往上升,對於失智症治療希望延長患者在輕度的階段,讓患者仍有自主性、還有生活品質。」
其實從這幾年國人前十大死因,失智症已悄悄攀升,雖然失智症不是馬上影響心跳、呼吸,但它會讓大腦功能衰退,最後讓身體功能也會衰退,出現各式各樣的病發症。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不是一種正常的老化現象,在臨床的分類上,大致分為三類:
血管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智力減退
混合型: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則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 該怎麼防範失智症?
另外,帕金森氏症也是大腦退化疾病,同樣也會造成失智問題,因為大腦退化的問題會互相影響,失智症是以記憶力、認知功能作為早期的症狀,後來才影響行動。
但帕金森氏症則是一開始以行動作為早期退化的症狀,後期也會影響認知功能,因為大腦的退化到後面都是全面性。
重要的是,透過第一次的檢查可以幫忙做有無危險因子,例如三高、 甲狀腺功能低下、電解質不平衡問題、維他命 B12 的不足、 顱內病灶,如果盡早對危險因子做些控制,都會減緩退化的發生。
1.採訪專家:台灣失智症協會常務理事、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
2.參考資料:台灣失智症協會
年紀大就會「失智」?專家:控制三高就能降低發生率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2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