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彎曲房子」是當地的地標性建築,外觀從門窗、屋頂、牆面,全部都是扭曲的,看起來東倒西歪,就像是站在哈哈鏡前面,讓人看了不自覺也稍有暈眩感。目前內部有娛樂中心、紀念品店、餐廳,以及開放式大畫廊。
德國不來梅太空科學中心(Bremen universum)內包含約250個關於人類、地球和宇宙的展覽。建築外形像是一個巨大的貝殼,也像是張嘴的鯊魚頭,內部由4萬多個不鏽鋼組成,簡潔又不失設計感。
▲(圖/翻攝landoffacts.blogspot.tw)
▲(圖/翻攝TDIC/Zayed National Museum)
美國芝加哥阿卡塔(The Chicago Spire)共有82層,是住商混用的摩天大樓。外觀設計靈感來自於石灰岩層,由玻璃幕牆和平均向外延伸3.7公尺的水波型陽台組成,因此也有「水之塔」之稱。
▲(圖/翻攝維基百科-
Santiago Calatrava - Shelbourne Development Group)
在繁華的上海有一棟「紙片樓」,整棟樓最薄的地方僅有一塊磚的大小,且這棟樓位於上海寧波路上,同時也是一棟百年老樓,這裡成為網路上相當熱門的景點,也有不少網友慕名而來,甚至連外國媒體都爭相報導。
▲其實這間紙片樓只是視覺的差異,從後方可看見整棟樓隨著石潭弄的延伸逐漸變寬。(圖/今日頭條)
在和平東路上,相比兩旁的低矮平房,地下一層、地上14層的大安區建案「仰大安」,顯得特別顯眼。由於都更協商破局,建商不得已蓋了有如薄片屋的房子,不過也因其特殊的外型,在網路上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雖然因其外型瘦薄,安全性受到質疑,但禾禮建設表示,此建案經過三次結構外審,且每次都有五位專家來作審查;建商也特別做地盤改良,並比平常使用量1.5倍多的鋼筋加固,安全上沒有疑慮。
「仰大安」是都更案,禾禮利用六年的時間協商談判,當初已達到290坪的空間,且獲得住戶一致同意,然而卻在取得建照前夕,一名主要地主改變主意,開出令建商無法接受的條件,因而得重新來過。
台中烏日區有一棟舊公寓被大家稱為紙片屋,因為整棟房子就像切片蛋糕一樣,從後面看細細長長一條,最窄的地方只有一公尺寬,大家都很難想像這樣的房子裡面要如何住人。
▲台中烏日區有棟公寓從後面看細細長長一條,被當地人稱為紙片屋。(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位在台中烏日區這棟公寓很特別,從正面看長的一般般,但從後面看細細長長一條,就像柱子一樣,這間被當地人稱為紙片屋。
▲實際拿出捲尺來量,房子最窄的地方只有一米寬。(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果然整個房間格局都是狹長形的,東西都得靠牆邊擺,至於那個最窄的地方就是浴室廁所,看起來也不會突兀。鄰居:「租給人力工人那種,就經濟條件比較差一點的,他就負擔比較輕。」
房仲經理,曾閎澤:「它樓上其實可以改成收租套房,那樓下還是依然做店面,如果說以投資來講,它的效益更好。」
▲這樣的房子來自於早期都市計畫的關係,因為規畫道路在原本的土地上切開,地主也就直接蓋起房子。(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事實上,這樣的房子來自於早期都市計畫的關係,因為規畫道路,所以硬生在原本的土地上切開,導致土地支離破碎,而地主也就直接蓋起房子,才會有這樣的紙片屋,視覺上看起來怪,但也屹立不搖20年。
▲住戶認為生活最大的不便就是「不能煮飯」,因為房子設計問題,沒有安裝抽油煙機。(圖/翻攝自每日頭條)
▲金字塔大樓的建築設計師名為毛厚德,是日籍華人,師從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阪本一成,同時也是「M.A.O.一級建築士事務所」創始人。(圖/翻攝自每日頭條)